close

莊榮華作品,巴尼達的子民獲選2011年部落電影院

部落電影院 記錄原鄉情

  • 2011-11-10
  •  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 
  • 【江家華/台北報導】

 

    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(原文會)推動的「部落電影院」,將於布農、泰雅、阿美等八個部落,巡迴放映十三部原住民主題紀錄片。太魯閣族導演楊明輝期許「部落電影院」能喚起原住民的自我認同,並希望年輕人能投身記錄自身文化的工作。

     原文會執行長舞賽.古拉斯指出,部落電影院集結老中青三代原住民導演的紀錄片,包括第一代的比令亞布、楊明輝和新一代的黃首鈞等,這些影片都有相當豐富的國內外參展經驗,且獲得各界相當高的評價,希望藉由巡迴放映,讓被記錄的族人看見被拍攝的自己。

     「部落電影院」以「用靈魂呼吸」為主題規畫十三部影片,有《冰點》、《甘願做番》、《彩虹的故事》、《以影畫我族》、《金青山牧師》、《尋根的旅程》、《巴尼達的子民》、《想要有個家:城市邊緣部落》八部紀錄片;三部由原文會補助拍攝的《失落的海平線》、《Alis的心願》、《Illisin(動畫短片)》;及原文會「原住民新聞及紀錄片人才培訓課程」學員完成的《我不可能帥到永遠》、《隱匿的KAVALAN》。

     睽違許久未拍片的資深導演楊明輝,以紀錄片《請給我一份工作》道出原住民失業問題,新作《金青山牧師》記錄金青山如何透過傳教、母語教育推廣原民文化。楊明輝希冀透過自己的拋磚引玉,喚起部落年輕人投身紀錄片工作,「我實在看不下去了,沒有年輕人願意投身記錄部落的行列」,「雖然《賽德克.巴萊》震撼了我,但我們不能老是依賴別人幫我們寫歷史。」部落電影院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二月四日巡迴放映。

巴尼達的子民:成也基督、敗也基督
台灣立報 2011/11/17 )

新聞類型:藝術文化 

記者:卡洛普達瑪拉山

 

 

期待社會接觸只有利益而無害,與期望時間倒轉的落空,會得到一樣的失落。人類社會透過少量或大量的移民,解決他們在期待社會持續時必須面對的問題;例如人口過剩、糧食問題、疾病傳播、戰爭影響等等。 

 

移民,間接的讓不同社會背景或生活經驗的人有直接的接觸,而帶有相異價值觀與文化背景的人相遇,衝突是無可避免的社會接觸產物,不管是文化接觸產生的社會文化概念,或是社會接觸所帶來的社會與物質,都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,而社會文化概念的影響,相對於物質上的影響,帶有決定性及較為深遠的影響。 

 

信仰,是一個社會持續重要的元素;以布農族的社會為例,一個祭祀團體就可以成為一個部落或獨立社會,因為只要具有歲時祭儀、成年禮儀、生死禮儀等,就可以獨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,軍事(武功與防禦)則透過部落間的結盟,強大部落社會的防衛與武力,布農族在中央山脈的快速擴散即是一例。 

 

《巴尼達的子民》是一部以記錄花蓮縣卓溪鄉卓溪部落的影片,主要描述部落社會在與現代社會接觸之下,土地、信仰、文化主權等等,因為強勢社會的宰制之下,而逐漸成為現代社會中弱勢的一群;部落居民的認知因為不同的信仰及價值觀而改變,並點出基督宗教對於文化的高排斥性,斷絕了文化的傳承與保存;但文化卻透過古調的傳唱,在基督宗教中的詩歌傳唱中,得以延續。 

 

布農古調,成為讓分裂的部落狀態感受到部落間的相同之處;而基督,成為腰間佩掛寶劍而保護布農文化的使者,頗有「敗也基督、成也基督」的矛盾社會與心理狀態。 

 

鏡頭位置,在紀錄片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。在該紀錄片的呈現上,似乎想要以「卓溪觀點」的型態,表現部落真實的現象,讓部落「說話」,而「部落觀點」也是現在流行的紀錄片手法,從片頭到片尾,似乎都以「第一人稱及第一人稱所有格」來陳述;其次,影片透過側拍特定部落居民,透過他的生活經驗,呈現部落的社會脈絡。 

 

透過以上的手法,的確讓影片展現出部落觀點,讓我們看到了部落現在面臨的環境,強勢社會對原住民的宰制力量、部落新的信仰文化與物質的錯置或適應過程,強烈凸顯原住民在社會適應與文化轉化過程中的衝突與生活哲學。 

 

然而,運用鏡頭及影片最後的權力擁有者,仍然屬於藏在鏡頭的後方,即導演本身。是故在強調部落觀點的紀錄片,必須注意是否會淪為「個人觀點」或「部分觀點」,成為個人「說話」,導致錯失紀錄片本身的目的與功能,無法表達真實的部落社會與文化特質,誤導閱讀者理解部落的圖像。 

 

以本紀錄片來說,似乎在鏡頭呈現給觀看者的視角,偏重於「報導式」的記錄形式,容易讓觀看者認為,鏡頭之後對被記錄的社會、行為或事件本身己見已然形成,即先有結論再鋪陳的感覺,失去影片作為記錄的本意。另外,影片的細緻度,關乎閱讀者持續跟上記錄者心境的重要元素,過於跳躍的鏡頭呈現,無法累積感動與理解的能量,自然也減少紀錄片本身的能量累積。 

 

就影片內容來看,泛靈信仰與現代宗教,是這部紀錄片主要討論的軸線,透過狩獵行為及祭儀、巫師祈福、中正部落的「祭儀道教化」,鋪陳出基督宗教或其它宗教,影響布農族「萬物有靈」的信仰概念,也點出原住民社會中信仰、萬物有靈與現代宗教三者在現代化過程的消長與微妙關係。 

 

信仰,是一種對人、物、事件的廣義規範或依循,不涉及善與惡、好與壞的二元對立概念,純粹是一種對人、物、事件的崇拜與朝聖;而巫師祭儀行為、傳統信仰與現代的諸多宗教,都屬於信仰的一種形式。 

 

萬物有靈論,在原初社會是很常見的一種信仰形式,且多存在於平權社會的部落,沒有階級的社會,也通常不存在階級性的神靈系統,是相對於階級社會,布農族即是一例;布農族為強調平權的社會,平權概念也擴及到靈界,而能勉強翻讀為神的,只有一個「統稱的神」,Di-qa-nin(天)。 

 

基督宗教,隨著殖民母國的軍事力量而來,它代表了殖民型態的另外一種層次,與軍事武力在殖民地配合的完美無缺。布農族的泛靈信仰(qa-ni-to)與「統稱的神」,Di-qa-nin,與基督宗教的「一神論」有衝突、也有相同之處。 

 

而基督教在近百年的脈絡宣教中,是如何詮釋泛靈信仰(qa-ni-to),雖然影片並沒有著墨,但仍能理解或清楚,西方基督教的二元論,即上帝與惡魔的對立關係,而泛靈信仰(qa-ni-to)則成為了惡魔的化身,讓泛靈信仰(qa-ni-to)「惡魔化」,造就基督教在布農族社會發揚光大的信仰變遷脈絡;信仰概念的窄化、泛靈信仰(qa-ni-to)的「惡魔化」、「統稱的神」,Di-qa-nin,合乎基督宗教的宇宙概念,是否可以解釋為布農族接受基督宗教原因,值得大家深思。 

 

基督宗教在布農社會的發揚光大,對布農族的文化認知來說,著實是一大傷害,主要著眼於基督教的文化排斥性,相對於天主教來得高;然而,在某些層面,非但沒有影響,反而成為布農族文化的「載體」。布農族古調,是文化的另外一種特殊音樂形式,承載了音樂、語言、習慣、寓言與神話傳說等祖先的生活經驗。在現代化的過程中,因為統治政權或現代西方宗教的限制,減少或禁止祭儀的行為;然而,雖然中止了文化傳承的大河,但無法停止存在於民族生活經驗的伏流。 

 

古調隱身成為基督教老人詩班的天然材料,透過古調的傳唱詩歌,除了讚美基督之外,學習布農族的音樂、生活態度、社會規範,持續、融合與轉化了布農族的古調,在布農族文化動態的過程中,持續某些生活經驗,讓部落的社會穩定與持續為之可能。 

 

該片帶出的另外一個議題,即「內部殖民」的概念,雖然並非新的論述,且議題的新鮮度不足,但仍值得思考。首先,讓我們先瞭解法國心理學家法農的「無意識被殖民」;豢養家畜對我們來說,是一種習以為常的現象,主人養雞而殺雞而食,天經地義,此極為類似內部殖民的概念,即法農提到的「無意識被殖民」;台灣原住民被不同的統治者殖民了4次共計4百多年,荷、清、日、國民等四個政體,在這麼漫長的殖民過程中,再怎麼有意識的民族,也會因為長時間的社會關係而習慣,甚至於同化,如同現在我們常見的家犬,馴化自生存於荒野的狼一樣,失去了與自然共存的自然氣質:現代人稱之為「野性」。 

 

但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,漢人在台灣被殖民的脈絡中,是不是也是如此,殖民社會的遺留,讓漢人社會認為「內部殖民」的關係乃理所當然,漢人社會的「無意識殖民」,即無意識到自己的殖民行為,有意無心,也才會出現「我把你們當人看」這句經典名言。 

 

綜合《巴尼達的子民》這部紀錄片,筆者有以下幾個命題與思考。感受殖民社會的創傷,在後殖民的台灣社會,更處弱勢的原住民,努力在這個滿是殖民遺留的社會中,持續一個連續的軌跡,帶領著自己的部落社會,跌跌撞撞的走出一條社會文化軌跡,我們慶幸的是,至少斷裂在這個時點並不明顯,但未來是否斷裂或持續。 

 

如何確定文化的純粹,我們這些強調文化重要性的民族,如何思考文化本身的混雜,美國後殖民學家霍米巴巴,提出現代社會混雜性論述,認為彼此模糊的文化界線,是文化動態特性的重要元素,沒有純粹的「文化」,而是高度混雜的,我們該如何看待該紀錄片中,強調文化純粹的內涵。 

 

最後,宗教與傳統信仰間,並非只存在高度的排斥性,基督教的羅馬拼音、布農古調,轉化為詩歌的傳唱成為文化的伏流,持續與轉化在布農族的現代生活,讓布農族人的文化生活經驗得以傳承,讓社會的持續成為可能。一如本文主題,「敗也基督、成也基督」。 

(花蓮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講師) 

 

【影片小檔案】 

巴尼達的子民(56分鐘) 

導演:莊榮華(漢) 

年份:2008 

簡介: 

因為信仰及歷史因素,導致部落間的隔閡。在一次的機緣下,中正部落以及上部落的族人一起研究古調。藉由這次的聚會,二個部落間的隔閡以及誤解無形中化解了不少。
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llopig12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